广州装修网了解到,6月15日上午,惠吉东,市民透过锁住的门缝可以看到,这座民国洋楼已被拆。
“如果是拆房子的时候坍塌,那也不可能整栋都塌了,除非是地震!”著名文保专家、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教授话音有点重。中山六路骑楼街往里的惠吉东(街)13-15号,透过锁上的工地大门旁小窗,汤教授见到了被拆毁小洋楼的现场:楼宇几乎夷为平地,仅存临街立面墙。广州装修网获悉,越秀区六榕街城管执法中队昨日通报称,目前13-
15号楼被勒令停工,需要业主自行到越秀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重新报建,才能开工。
连体洋楼 基本被拆平
惠吉西(街)、惠吉东(街)是老越秀地区,最有名的民国洋楼群区域。两条街均被列入“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同时被列入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线索,属“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这里包括了《大公报》社旧址等文保单位和很多独栋式洋楼,大部分建于20世纪20-
30年代,代表了当时广州民房建筑的最高水准。而惠吉东、西街区也是清末南海县县治所在地,是古代广州的市中心。
广州装修网了解到,这次被拆的,是惠吉东13-
15号一栋连体洋楼。市民在现场看到,红白蓝封布挂在铁质的脚手架上几乎遮住了整个工地。掀开布条,原15号楼大门(也是工地进出门)紧锁,能通过门旁小窗探视内里环境。教授现场勘查发现,13号楼的院门尚存,15号楼临街立面墙尚存(也有破损)外,13号、15号楼(原状两层高)基本被拆平。“靠着17号楼的一幅共墙还在,因为那个拆不了,隔壁人家还住着人。这里有明显的违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要查清楚……而且现在这面临街仅存的一道墙壁由于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梁柱支撑、也没有了2楼楼板和天面结构起到的拉结作用,(未拆的)这面墙非常危险!要马上处理。”汤教授说。
被拆洋楼
为原业主后人所有
旧南海县社区居委会表示,13-
15号仍为原业主后人所有,工程是5月底开始的,只属于危房加固、修缮工程,进行了街道管理层面的备案处理。而社区居委也在备案过程中发了历史风貌街区建筑修缮相关规定的告知书。告知书回执显示,13-
15号楼已有三年多没有人居住,几年前曾部分出租给托管机构经营,半年前收回,一直空置至动工修缮。13号、15号实为连体的一座建筑,分两个门牌号。
越秀区六榕街城管执法中队透露,业主在备案流程时有出具合格的房屋鉴定书:今年2月鉴定13号为“严重危破房”,15号为“一般危破房”,均需要加固处理。广州装修网了解到,在13-
15号工地现场,脚手架处确实贴了一张由街道办城管科签发的“广州市小型(临时)建设工程开工备案证明书”。“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业主说施工过程中房屋出现坍塌,所以才不得已全部拆除。”社区居委知情人士说。
声音
就算真是在修缮、加固过程中出现坍塌,需要拆毁重建。那么正确的手续应该是马上停工,通知职能部门,进行勘查取证,“更重要的是,既然塌了,那么就要重建。根据相关历史风貌街区建筑规定,需要重新报建,获得规划许可,通过公示程序才可以重新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