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装修网了解,11月18日,白云区石井街潭村的大基十一巷路口一栋7层民房突发倾斜,慢慢向旁边另一栋民房挨了过去,这让整栋楼的租户惊出了一身冷汗,大家担心倒楼纷纷撤离。为了“急救”倾斜的楼房,房主拿两根钢管和一根木头撑住2楼的屋檐。一时间,这栋楼也被村民戏称为“拐棍楼”。
昨日,在现场看到,这栋“拐棍楼”正在进行清拆。“经过房屋鉴定后,认为存在整体倒塌的危险,我们也派人24小时到现场蹲守维护安全。”石井街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广州装修网了解,最早发现房屋发生倾斜迹象的该楼一层商铺的一位老板娘,“11月17日晚上11点,我店铺关门都还没事,18日早上来开门,打开门之后,发现店内地板已沉降了约3厘米。”发现异常后,老板娘马上找来房东,房东马上打电话通知租户回来搬离屋子。为了“急救”突发倾斜的民房,当天下午,房东便找来三条“拐杖”顶住民房。
一位街坊表示,房东用了一根木头、两根钢管,在地面上竖起来,支撑住该楼房的2楼屋檐。“房屋倾斜应该产生了很大力量,我们看到一根直径5厘米的钢管都出现了一点弯曲。”该街坊说。
昨日,石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果介绍称,“11月19日这一天,屋主反映屋内桌面有些不水平,就下来看,发现房屋西北角地基有点下降,通过村报给了街道。”刘果表示,“我们就把这一栋楼以及周边3栋民房共43户租户全部清走,当天晚上11时55分,全部疏散完毕。”
鉴定结论:房屋存在整体倒塌的可能
白云区石井街相关负责人称,经鉴定,发现这栋楼倾斜度还是比较高的,且存在整体倒塌的可能,建议清拆。
据一份广东胜力房屋安全鉴定有限公司出具的初步鉴定结论显示,潭村大基十一巷15号房屋凌某于11月18日突然发生地基下沉、房屋倾斜。监测结果是,目前,该房屋的倾斜率2.11%。南侧地基下沉量较初始监测值增加1.5cm。据此监测数据,该房屋的地基基础沉降变形仍在继续,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鉴定结论认为,该房屋目前处于危险状态、存在整体倒塌的可能。
据此鉴定结论,鉴定公司建议立即全部撤离该房屋以近邻房屋内的居住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对该房屋进行排危处理,可先拆除房屋上部部分楼层,若继续发展加以整栋拆除,以确保房屋不发生安全事故。
清拆现场:大楼被裹“黑衣” 尘土腾起
昨日上午,来到了“拐棍楼”清拆现场,看到楼房已被层层包裹,最外面是一层竹竿搭建起来的脚手架,里面是一层黑色编织袋,把整个楼房包裹的严严密密,楼房四周巷子也拉起了警戒线,防止人员靠近。
站在外面大街上,听到清拆现场传出阵阵轰隆声响,随之腾起一阵烟尘。看到有灰尘升起,现场工作人员马上用水管喷水降尘。
屋主的姐姐凌女士说,“拆除这个楼要花7万多块钱,我们弟弟没地方住出去找工作了。我们希望村里赶紧帮我们报建审批手续,赶紧把新房子建起来。”凌女士坦言,由于潭村位置较偏,租金不高,这栋楼一个月只有三千多元租赁收入。
“拐杖楼”: 街道称这样撑其实没有用
由于屋主拿钢管和木头支撑倾斜的房体,这栋楼还被街坊送了一个绰号“拐杖楼”。对于这个称号,刘果表示,按照农村的“土办法”,是可以用木桩顶着隔壁一栋楼的楼面,这样有一定支撑效果的。“但是由于旁边楼房不是他家的,别人肯定不让你顶着,他只能支撑在地面上。”
“也是怕有危险!其实,这样支撑没有效果的,只是人的一种错觉,好像有用。事情还给外界人们一种装模作样的不好印象。”刘果表示。
刘果表示,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倾斜楼房所在位置是一片田地。房屋的拆除费由屋主自付,拆掉之后还要请公司来检测地基能否再建,如需再建,屋主要准备好所有相关材料给村和街道审核。
关注:2013年后加建房一律不批 发现马上拆除
昨日,在潭村走访,不少街坊表示,村里的加建楼房不止这家。对此,石井街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7月份,白云区有一个处理的指导意见。“对加建一律不批,一经发现马上拆除,前几年,民房加建可能有偷建抢建。2013年以来,加建民房共有3宗,但全都拆掉了。”
当询问该街道村民自建房的审批标准时,石井街党工委副书记刘果表示,建议到城管局了解。当被问到该镇街审批自建房时如何操作,审批建设面积和建设楼层分别是多少?该负责人回应称,“根据地方的实际,我们的要求是面积是120平方米以内,高度是23.8米以下。”该负责人称。
如果街坊发现2013年前的加建民房,该如何进行投诉?“暂时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投诉,如果有,我们会先请示,再研究处理方法。”刘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