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上,施工人员正在重新整理人行道,地砖已换上了透水砖。
在广州市天河区工作的陈先生近日发现,在天河商圈的许多人行道上,地砖已经被更换一新。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他好奇地说:“天天经过的上班路上,之前红色的砖被换成了白色的砖,不知是什么原因。”与陈先生一样,许多广州街坊观察到街头的这一变化,以为路面改造不过是用白砖换掉红砖,却不清楚内里乾坤。其实,这是广州建设“海绵城市”的一大举措,目的是为了有效防内涝。走访发现,目前,从整治水浸黑点,到建设新概念的排涝设施,广州各区均在尝试运用“海绵城市”新思路治水浸。
7月2日,广州市首个“海绵城市”试点大观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活动当天举行了野生动物放游仪式。其实,湿地公园不是普通的公园,它还担负着蓄水防涝的功能。
方向“海绵城市”建设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长期以来,“下大雨水浸街”是令广州人头疼的事情。近年来,经过不断整治,岗顶等一批水浸黑点情况已有了明显好转,然而根据广州市水务局最近公布的信息,广州仍有26个可能出现水浸的路段,其中包括中山一立交、环市路童心路桥底、黄华路、省高院对出路段等“老面孔”。
广州中心城区为何屡遭水浸?广州市水务部门有关人士分析,这既有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绿地率减少,建筑密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容量面临巨大压力,地表不断硬化,这些因素逐渐成为了广州水浸的最大“黑手”。
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解决城市建设带来的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问题,广州必须走建设“海绵城市”的道路。
查阅资料发现,在2015年6月广州市府常务会议通过审批的《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就已提出未来将规划“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域。在今年1月25日召开的广州市水务系统2015年度总结大会上,广州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2016年市水务部门将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以及水环境治理工作,加快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海绵城市”建设还被写进了2016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广州将建设“海绵城市”,加强防洪排涝水利设施建设。而在2016年则要组织“海绵城市”规划研究。
广州各区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治水浸,天河商圈路面换上了透水砖
目标4年内中心城区防洪(潮)达200年一遇
今年6月底,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决议》(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广州要打造“海绵城市”,实施城镇公共道路雨水的排放和削减应设置渗排一体化系统,目标是新建项目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不低于40%。同时完成对中心城区重点易涝区域排水系统改造,探索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到2020年,中心城区防洪(潮)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南沙区和番禺区主要堤围防洪(潮)标准达到100年至200年一遇,海鸥围、高新沙围等防护农田区的堤围防洪(潮)标准达到50年一遇。北部中小河流防洪(潮)标准达20年至50年一遇,结合低影响开发等措施,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50年一遇的暴雨。
从《规划纲要》可以看出,要通过湿地公园对城市排涝起到作用,还需要在广州市内分布更多根据“海绵城市”要求设计的湿地公园,在不能建设湿地公园的空间密集地区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储水池塘、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发挥作用。
了解到,目前广州“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包括天河智慧城、国际金融城、海珠生态城、大坦沙岛、广州教育城、中新知识城、广钢新城、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灵山岛尖)、东部生态廊道。近日,“海绵城市”首期示范项目——天河区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湿地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理论设计,看似是生态景观,其实是一种自然调节的“市政设施”,能防洪涝,净化水质、土壤,回补地下水,修复生物栖息地,又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还可让市民休憩游赏。
什么是“海绵城市”?也许天河区正在打造的“环境示范工程”可以给您提供答案。
走访发现,从天河区体育东路路口至龙口西路路口北侧的人行道已经重新铺设,南侧的人行道还在施工。现场施工工人告诉记者,该路段的人行道铺装材料、施工工艺等均采用统一标准,在人行道边角收口、人行道护栏及人行道装饰井盖等细微部位,进行精细施工。在天河路人行道上铺设的地砖虽然看上去像普通石头,其实砖的表面是肉眼看不到的多孔结构,“就像一块海绵”。这位工人解释说:“下雨时,一平方米的砖可吸收十几公斤水,‘喝’饱后就往地下渗,平时通过水分受热蒸发,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地面温度。”
发现,透水砖下铺设的是一层混凝土层,那么就算地砖能吸水,雨水还是无法下渗,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工人解释,如果没有混凝土垫层,地表积水就会通过透水砖直接渗入土层,以后有可能引发地面塌陷等意外。所以,这里铺设的透水砖虽然有一定的吸水性,但更要考虑防滑和支撑抗压的需要。
有专家表示,这种透水路面可以在广州中心城区的公园、广场,甚至是小区内部推广,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成本也比一般材料低。但现实情况是,由于观念还未普及,中心城区使用这种透水材料的地方目前依然少之又少。此外,在房屋密布的老城区,屋顶是发挥“海绵城市”理念最好的舞台。如果防水和承重都没问题,市区内的屋顶其实可以复种绿化或者打造成小花园来削减雨量。
除了天河区,广州其他区也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近年来,受地铁建设影响,黄埔区九龙大道的路面破旧不堪,来往车辆颠簸难过。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黄埔知识城发现,九龙大道原本单调凌乱的绿化不见了,坑洼不平的路面没有了,破乱不堪的路侧石和人行道更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100米跨度的景观大门,4公里油光发亮的沥青路面,过百棵香樟、大腹木棉、细叶榄仁和30种时花被一字排开,色彩浓烈。人行道平整开阔,绿化景观简洁大气,整体视线通透、标识性明显。整治工程采用透水性保水性材料,如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别采用了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铺设。
广州各区治涝逐个睇
越秀过去1年完成两个水浸黑点改造
近年来,越秀区有计划地改造水浸黑点、强化排水管网清淤、科学调度布防,大大降低了城市内涝发生率。今年上半年累计清疏管道78.69万米,清井57401个,清运淤泥2485立方米,确保了辖区排水管网畅通。过去1年内,越秀区完成了畸零里和大雅里两个水浸黑点改造,有效缓解了水浸问题。
番禺已完成8镇街及大学城管网检测
了解到,目前番禺区正按照广州市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番禺区现有排水管网约1284公里,其中雨水管网661公里,已建排水管网中大多数铺设完成已超过10年。目前,番禺区正按照分片、分级管理的原则,清疏维护分别由区水务局、区水务公司及属地镇(街)负责。番禺区已完成大学城以及桥南、沙湾、石碁、大龙、石楼、大石、钟村、石壁8个镇(街)重点路段的排水管网检测工作。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排水管网清疏维护,继续分片区对番禺区排水管网进行检测,同时逐年对缺陷管网进行工程修复。
海珠今年未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水浸
海珠区水务部门介绍,该区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纸片区等新区规划和老城区更新改造、社区微改造等,积极做好雨季城市内涝防控工作。通过建立排涝机制、实施群闸联控、科学清疏管道、完善应急抢险等措施,2016年以来,全区均未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水浸现象。
荔湾全市26个易涝点荔湾无一上榜
荔湾区计划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实施水务建设“秀水丽湾”计划,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特色生态岭南水系。计划积极促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纳入大坦沙开发建设中,同时逐步对北片和南片有条件的区域进行路面改造,控制雨水径流。
近年来,为减少城区内涝,荔湾区加大力度推进荔枝湾涌流域的排水管网改造工作,完成了上西关涌渠箱出水口排水改造工程等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已明显缓解了原来内涝黑点的水浸情况,退水时间平均减少约3小时,排涝效率提升60%。今年7月,市水务局公布了全市26个易涝点,荔湾区无一上榜,基本摆脱了中心老城区逢雨必浸的情况,体现了管网改造的阶段性成效。
目前,荔湾区在建的建设项目主要有下西关涌防洪排涝调水工程、连登社区排水改造工程、下西关涌支管完善工程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荔枝湾涌流域上、下西关涌的的排水能力,逐步解决城区低洼地区内涝问题。
评点
专家:建设海绵城市还应全面设想
广州区域发展与公共事务研究院专家、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认为,城市水涝、水浸街是广州一个“老大难”问题,此次广州相关部门提出“海绵城市”的设想,一个重要目的是减轻城市内涝,使得水尽快得以疏通。
社科院研究员称,“海绵城市”比以往整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和根本性。以往治涝的一些排水方法,比如抽水、加大管道等都没能从根本上治理,而按照“海绵城市”的设想,各个地方无论有没有水涝点,都要从整体上进行吸水、排水、除水的处理。但是政府部门在“海绵城市”的具体建设方向上还需将设想细化,比如到底是在地表下建设一些设施还是留一些实地建湖泊,保留一些草地以减少硬地化,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在‘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向上还是应该做一个全面的绿化设想,考虑哪种方式更好。”社科院研究员说。
释词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春夏雨水多时,可以发挥渗透、蓄水功能,具备防洪排涝的功能作用;夏末初秋鱼塘干涸时,又可以发挥释放水的功能。同时,种植的植物也具备了净化功能,从而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