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慢生活与手作风潮在都市中悄然崛起,寻找一份丢失已久的趣味,诠释着一种过去时代的匠人精神和气质。在今年广州设计周上,设计师们带来他们的手工作品,为寻常之物再造非凡设计,每一件作品都是以巧手、素心、以朴质之材传达出的真诚生活态度。它们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里、餐桌上,或成为旅途中的小配角,等待着和你共度的时光。
温暖的藤编:与玻璃贝壳来一场美丽邂逅
藤编的历史久远,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仿佛外婆家摆放的那张旧藤椅,坐起来还“吱吱呀呀”作响。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如今已被现代工业科技所取代,慢慢地淡出我们的生活。带着“濒临失传”而亟须保护的色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下的“稀缺品”。在坚守祖宗留下来的技艺过程中,设计师又赋予它们怎样的生命力呢?
不论是简单的藤蔓或藤制器具,还是运用家里现有的旧杂货,只要试着搭配各种缠绕组合,马上就能有自然感觉,仿佛连空气也变好了。
在本届广州设计周上,藤编果盘、花器、墙饰、摆件……经过一番改头换面,不仅在编制手法上更多花样,而且融入了材质混搭的新流行。木料、布艺、玻璃、石材和贝壳等材质,纷纷与藤编结合,演绎出清新又不乏价值感的崭新时尚。
“延”是一款藤编玻璃花器,藤编的温暖如延伸的藤蔓般滋润着冰冷的器皿。“浮华年轮”则是一款藤编墙饰,传统的藤编技艺以各种姿态,深深地烙印在层层镶嵌的圆环上,仿佛是大树的年轮,给岁月的流逝留下最真实的写照。而藤编果篮“相生”以大自然的叶子为原形,用大自然所赐予的材料,温暖的手工艺,编制出大自然的生态,循环相生。还有台灯、相框、装饰瓶、收纳盒……各种藤编手作带着生活的气息,活跃在家居空间里,古老又时尚,因手工制作而拥有更高的价值。
素雅的水泥:与盆栽木材舞出生命的奇迹
作为一种廉价的工业遗存,水泥只是石灰、黏土、矿渣等的混合物。它袒露出来的原始、质朴、冷艳,曾与粗糙、不加修饰同义,到了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水泥的简单、素雅与精良,还带着温情的怀旧气息,却成为设计师青睐的一种素材,不仅风靡于Loft空间,也在广州设计周上大放异彩。
一些人渴望逃离出生产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打造出一方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空间,创建出能够表达自己意志的工坊、工作室。本土创造就是这样一支年轻新锐的设计团队,他们尝试利用建筑回收废渣和榉木进行创意改造,制作出带有手工痕迹与审美心意的产品。
木材与榫,古老的材料传统的工艺;水泥与螺丝,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它们的碰撞演绎着新的可能。
“生”是一款长着“盆栽”的水泥方桌,设计师不认为设计有多重要,重要的是用实践来表达对于世界的看法,简简单单,物物相连,让它循环,如同生长意味着死亡,死亡同样伴随着生长。
石头也是今年设计师们十分推崇的一种材质。在嘉和长城设计展台,利用地华色泽与奇幻纹理的天罗绿,雕琢成一系列几何线条的烛台、花器、香盒等,玉石的力度感通过刚硬的线条被极好地体现,却又传递出质朴素净的禅意。这些创意让设计师跳脱精工的领域,带着手作的温度,成功为寻常之物再造非凡设计。
“随安”的牛仔裤:拼贴出随性的生活
牛仔裤,轻松、自在、简便又百搭,深受当下年轻人的喜欢。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几条旧牛仔裤,你是否为囤积在衣橱里却不舍得扔而发愁?得益于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灵感,牛仔布也成为一种全新的家饰潮流。
在广州设计周“南海馆”里,牛仔布不只是做服装,其独有的美感和艺术性正在大胆跨界,例如被晕染成了水墨山水画、城市现代画,制作成的灯具、自行车、沙发、箱包、装饰品等生活用品让人耳目一新,编制出了一种随性、安逸的生活态度。
牛仔,给生活最熟悉的感觉。“随安”是一款牛仔收纳装饰画,把自己生活中的随心所欲储蓄在熟悉的口袋里,像小时候把糖藏在口袋中。画框把画面定格在岁月,留下的那些熟悉的瞬间成为生活里的点缀。“似水流年”是一盏属于生活的灯,就像牛仔裤伴随着岁月流长,每一次漂洗都有一种不一样的变化,每一个故事都像一盏灯点亮着自己的生活。而“悠游”牛仔室内挂饰,则以海洋生物“鱼群”为主题元素,希望人们停下紧张的生活步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这些牛仔“拼布”,更是珍爱生活的一种形式,每一条线迹每一块补丁,都是来自生活的碎片,来自手作的温暖。